我的心路历程:既是牧师,也是商人
两者兼备或水火不容?
- 原本放弃接管父亲的生意,过后在神的清晰指引下勉强接手公司的过程。
- 把教会和生意两个领域结合的心、动力及智慧。
- 为教会领袖和商人制订新标准的观点。
- 先是牧师,再是商人。
我的心路历程
父亲让我接管他生意的邀请,我拒绝了两次。第一次是在我大约26岁的时候。作为独生子,接管利润丰厚的家族生意是预料之中的事。可是,神『妨碍』了我的生活。当在耶稣里找到寻觅已久的人生目标和意义,我全心投入。当时要成为牧师,我把决定告诉了父亲。他说只要我停止『胡闹』,就给我100万新币。我无动于衷。几天后,他开出更吸引人的条件——几百万元外加任我挑选的一幢洋房。任何生意或金钱都无法掌控或诱惑我。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应该接受那笔钱,成为属神的浪子…… 因为他的公司几年后濒临破产,那笔钱终究还是会消失。)
我和曾秀萍牧师开创了神之心教会。创会已十分艰难,创立青少年教会近乎愚蠢。青少年口袋空空,肚子更空。他们竭尽所能奉献自己的两个小钱,但吃东西的速度和食量却如旧约里的蝗灾一样惊人。买吉他或电脑对我们来说必须坚定信心、不懈祷告。曾牧师放弃在《海峡时报》担任记者的工作,就是为了给9至13岁的青少年上查经班。即使积蓄不断减少,她还是愿意自掏腰包,每周末安排巴士把孩子们接到教会来。

90年代,陈少豪牧师与刚受洗的神之心教会青少年

曾牧师为9至13岁的青年人上查经班
我自觉像品行好的浪子,没有『任意放荡』,却最终还是逃不过落魄的下场。我的确『放弃所有』,从21岁开宝马车到省吃俭用,是圣经里年少财主的对立面。虽然如此,我们或教会都一无所缺。我能像大卫一样宣告,『我从前年幼,现在年老,却未见过义人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 』(诗 37:25)
我想,神『可怜』两位有着芥菜种般信心和一大堆疯狂的年轻牧师。于是,教会开始突破并增长。
14年后,我第二次拒绝了父亲要我接管生意的邀请。当时教会不仅生存下来,而且蓬勃发展,父亲公司的生意却每况愈下、濒临破产。公司欠了几百万元,银行纷纷追债。随着父亲被诊断患上癌症,简直是雪上加霜。他又一次问我是否愿意接手公司,而当时的我第一个想法是「撒旦,退到我后面去」。这一定是为了让我在教会的事务上分心,而受魔鬼最后的试探。更何况,自己没在公司赚钱的时候接管生意,又怎么会在公司负债累累、资金面临崩溃的时候这么做?类似「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人不配进神的国。」(路 9:62)的经文萦绕在我脑海里。
我和曾牧师告诉神,如果祂要我们接管日渐衰弱的公司,祂必须向我们显现无可否认的兆头,例如火中荆棘。真相是——我当牧师已经心满意足,根本不要神的任何兆头。我不希望神再打乱我的生活。从那之后,我领悟到干扰和混乱似乎是神的嗜好。祂计划了财务神迹,公司的债务一笔勾销。这是我在「先得舍弃,才能兴起」讲道里分享的故事。就这样,我们顺服神,在内心犹豫不决的情况下接手了公司。
我就这样不经意和勉强成为商人。直到今天,我先是牧师,再是商人。做生意是我的次要呼召,起到辅助作用。
父亲去世之前,我很高兴能带领他决志信主。债务取消的神迹让公司化解危机,但还未虎口脱险。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神迹帮助公司化险为夷。之后,神敞开了天上的窗户,公司开始获取利润。看到公司赚钱,我又惊讶又对神充满敬畏。这笔钱再加上曾牧师的保险赔偿金,让我们能在其中一年的神之心教会建堂基金一次性地奉献100万新币。
我先是牧师,再是商人。
做生意是我的次要呼召,起到辅助作用。
保险赔偿金?忘了提到,曾牧师在2012年被诊断患上第三期乳癌,战胜病魔至今已七年…… 我非常以她为傲。生过重病的人确保自己有足够的钱未雨绸缪是人之常情,但曾牧师却反其道而行。她奉献了所有的钱……一分钱都不剩!她教导我们,恐惧的相反是信心。信心是面临恐惧时反其道而行,而她以实际行动体现了这一点。
两者兼备或水火不容?
我发现自己处在既是牧师,也是商人的特殊位置。我不但负责我已在天堂的父亲的公司,而且以我天父的事为念。我该如何有智慧地穿梭这两个并存世界?传统意义上,把世俗和神圣分开让一切更简单明了,这样你就无需处理人们的负面看法。社会普遍认为生意与教会的组合很可疑,我完全理解。遗憾的是,教会界确实有品行不端正的反面教材。一位牧师和我说:「以前,十个人里有九个认为基督徒是坏人。现在,九个人里有十个认为牧师是坏人。」
我个人的挑战是提升牧师行业的水平,并纠正『所有』牧师都是坏人的错误观念。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信仰虔诚、待人真诚和为人正直的牧师。
因此,在当下的环境,我的解决方案是以由敬畏神引导的乐观态度进入商界,同时以智慧伴随的信心在教会界航行。换句话说,如果两者结合——对内,我的内心和动力必须由对神的敬畏所主宰。对外,我的言行举止必须小心谨慎,并做好多重准备。现在是活出耶稣的劝勉「驯良像鸽子但灵巧像蛇」的时候。


智慧——小心谨慎、多重准备
过去十年,看到不同人的不同反应是件有趣的事。尽管多数人受我创业精神的正面影响与激励,还是有处在两个极端的少数人。天秤的一端是把我看作羊群里的狼的质疑者。感谢神,这些怀疑者是和我没有私交的网民。虽然仅限于互联网,但网络的匿名性带来更残忍的网络暴力。
天秤的另一端是那些很受我『启发』自己想要创业,但问题在于他们要从会友身上赚钱。我得向他们指出其中的天壤之别——我从世界上赚钱是为了奉献给教会,不是为了享受世界乐趣而从会友身上赚钱!
絕不從會友身上賺錢。
绝不把教会当作赚钱工具。
我记得两千多年前,有些人尝试把教会商业化,耶稣拿了鞭子把殿里的桌子推翻。
在使徒行传第八章,有一位行邪术的人叫西门。当他看见圣灵的大能,他本想利用祂营利。彼得就严严地责备西门,说:「你当懊悔你这罪恶,祈求主,或者你心里的意念可得赦免。」不幸的是,当今有许多人想利用神来谋取利益 。


这是我给牧师们的忠告:绝不滥用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门训、真理和爱的桥梁。别把那座桥烧掉。人际关系十分珍贵,别动用关系来得到不义的钱财。牧师或基督徒领袖不适合从事 MLM (多层次营销)或任何形式的直销。这类工作使会友陷入『必须支持』或面临拒绝购买属灵领袖产品的尴尬。
我的公司规定我们不向会友公然售卖或推销产品。若想买我们的产品,他们需要像其他人一样从零售店/网上购买。我也从不把产品或品牌展示在自己的官方社交媒体(@pastor.how) 上。
但与此同时,我不隐瞒自己是商人的事实。经商是我生活与事工的一部分。无论台上或台下,我努力成为基督徒商人的榜样、激发创业精神、把职业相关性带入事工以及为教会运作方面加分增值。
英雄所见略同,但伟大的团队并非如此。
董事会和执行领导团队 (Executive Leadership Team,简称 : ELT) 里有合适的人选是有智慧并做多重准备的一部分。
英雄所见略同,但伟大的团队并非如此。换句话说,伟大的团队必须大胆发言,互相接受队员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我特意确保自己的圈子里没有『好好先生和女士们』,也尤其感激董事会和 ELT 里这些标新立异且不盲目服从的人。正如圣经提到,谋士众多,能帮我们做出正确、安全的决定。我唯一的期望是大家有共同的异象与价值观。
除了这些准备措施,圣经教导我们「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做」(帖前 5:22)。我实在不愿使任何人失足或给教会带来责备。时刻清楚意识到自己身兼两职,我也要确保教会管理妥善,教会和公司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监督资金流动方面,我严格确保教会资金绝不转移到公司的账上。实际上,金钱只往一个方向流动——我的公司捐款并奉献给神之心教會。这是资金唯一的流动方向!
至今,除了我和曾牧师在教会建堂基金奉献100万新币,我的公司也为教会场地装修捐赠了价值近8万新币的产品。能奉献给教会是我和曾牧师的荣幸。除了在金钱上祝福教会,我们也通过公司以其他方式使教会受益。


我的内心和动力必须由对神的敬畏所主宰
正确的心——优先事务、人生意义、本质精髓
虽然建立严格公司治理结构、独立审计及利益冲突政策等等至关重要,一切的关键仍在于内心。箴言 4:23 所蕴含的古老智慧是经商的真理:「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最有效的制衡并非外在而是内在。
每个决定、策略及政策都必须经过圣经价值观这一套自我制定规定的筛选。
每个目标和宗旨必须超越利润回报,达成神的目的。
甚至是其中的过程也要荣耀神,即使目的正确也不该不择手段。
在这里举例说明。一个畅销游戏品牌曾经有意让我们成为经销商。尽管销售潜力良好,我们还是拒绝合作,因为这和我们对青少年的异象与价值观背道而驰。我怎么能在挑战青少年少玩游戏的同时提供他们游戏装备?我从事的生意和事工并无对立关系。两者之间必须讲求一致性及高度诚信。
在此分享我们公司另一项自我制定的规定。公司制定独特的员工出行规定:从不派遣一男一女两名职员一起出差。若非此安排不可,我们就会『浪费』机票和酒店住宿费用派另一名女职员同行。公司也不派遣员工单独出差,总是确保「兄弟的看护人」陪伴同行。这些规定在节省公司成本方面毫无贡献,也不是行业规范,但却是依照圣经里智慧与具问责性价值观的体现。
虽然做生意并不明显『属灵』,我十分清楚自己有一天得向主人做出交代。
我的内心和动力必须由对神的敬畏所主宰。
教会优先——公司其次,相辅相成。
用生意建立/祝福教会。别利用教会建立/祝福生意。
基督是我的人生意义——公司利润用来行神的旨意、祝福祂的子民。
照基督的形象是我的本质精髓——我先是基督徒,再是商人。
如有兴趣了解我对金钱的哲学,可阅读《我对成功神学的回应:知足、简朴与慷慨》。

我的动力——祝福其他牧师、教会及我的团队
公司给我和曾牧师极大喜乐的一部分在于赠送自己的产品。我和我们公司总裁总一直开玩笑说,他赚钱的速度必须比我赠送产品的速度更快。
我了解作为一名受财务状况困扰的牧师的感受。早年的预算只够买『必需品』,往事仍记忆犹新。沉浸在『奢侈品』这个非必需领域里就像夏天下雪一样难得一见。因此,我现在真的很开心能赠送公司的产品给其他牧师,并祝福他们。Strong Church 香港 2019期间——神之心教会在香港举办的牧师特会——我们公司把价值超过1万1000新币的消费电子产品赠送给40位牧师。他们或许不『需要』,但在因示威而升温的这个纷乱夏天,我和曾牧师很高兴能为他们带来一场难得的雪。把基督的希望带给这个城市的牧师及教会,我们很荣幸能尽一份力。
在过去短短的四年半里,我们公司总共赠送了价值超过40万新币的产品,祝福世界各地的教会与牧师。
除了在金钱上奉献给神之心教会建堂基金,我和曾牧师经商的另一个动力是为了在金钱上支持教会的牧师与领袖。说实话,相比把资源用于教会租金,我更愿意对建造神之心教会的领袖们给予更多。在我看来,缴付租金属于开销,用金钱栽培领袖属于资产。
接管生意时,对我影响最大的启示之一来自使徒行传 20:33-35 (CCB)。保罗宣告:
33 「我从未贪图别人的金银和衣服,
34 你们都知道,我亲手做工养活自己和同工。
35 我凡事以身作则,教导你们勤奋工作,帮助软弱的人,并牢记主耶稣的话,『施比受更有福。 』」
临死前,我要能够向世界宣告,作为牧师,「我从未贪图别人的金银和衣服,」并「亲手做工养活自己和同工。」
我的生意会养活自己和「同工」——我的团队。现在的我受这个动力驱使 —- 生意的利润能够在经济上支持神之心教会同工团队。他们不只是员工,他们是家人。我和曾牧师把同工当成属灵儿女。能和曾牧师一起奉献给我们的团队是我们经商最快乐的时候。我们帮助了一些当时要购买第一辆车的同工们,有时也会无利息借贷等等。的确,「施比受更有福。」


树立新标竿
你现在了解既是牧师,也是商人的真实情况。基于发生在一些巨型教会牧师身上的事引发在主流媒体及非主流媒体的负面报道,人们对牧师下了有罪推定(意指「未经审判证明有罪前,就推定其为实际犯罪人」)的判决。一位牧师朋友最近开玩笑「九成的牧师让我们其余的人恶名昭彰。」这当然夸张了些,但确实体现在新加坡对牧师根深蒂固的观念。
刚进入商界时,我就像恐龙遭遇陨石撞击地球那样毫无准备。可是经过这10年所犯的错误、学习与尝试,相比惶恐不安,我能以更多的期待将这两个领域结合起来。
如果你是已经在经商或打算经商的牧师,我的建议是——了解新加坡各方面的基调,但别在顺服神方面退缩。如果你认为神对你的呼召是双重恩膏,就向祂寻求智慧。如果公开表示自己的公司是基督教企业,你本身也要成为属神的见证。对于为基督教商业领袖制订新标准和为牧师树立无可指责的诚信的新标杆,我视之为个人挑战。如果要自己的事工和人生成为商界的一部分,就要更分别为圣……无论外在或内在。
在耶稣的时代,人们要的是不被钉十字架的君王。
在我们的时代,人们要的是没有君王的十字架。
可悲的是,有些『基督教企业』确实如此。
有些基督徒要做生意,但不要十字架。
他们的生意跟自己的灵命和基督徒价值观严重分离,不顺服十字架也不在其面前屈膝投降。
他们的座右铭是「生意是生意」。
他们的生意纯粹是为个人利益,以自我为中心到一个完全没有神的目的和属灵意义的程度。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要十字架但不要君王的商人。
他们利用十字架得到认可和联系,让其他基督徒对他们放下戒心。
这些投机取巧者在生意上附带十字架,是为了营销、建立人脉、协商和完成交易。
他们利用十字架作为联合品牌广告活动。
他们利用福音作为产品安插的电影。
所以他们在对自己有利时才高举十字架,至于君王呢……?
呃……等方便的时候……或许星期日去拜访祂。
我的祷告和梦想是我的公司将在神之心教会里激发新一代彰显十字架和君王的企业兴起。

0 Comments